本学科以“书法文化”为龙头,“书法史论”为两翼,“字体书体实践”为驱动,辅以古文字学、诗词格律、碑帖学等相关科目,以欧阳中石先生凝炼的十六字“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作为书学理念,弘文崇德,守正求新,在文化的大背景下以宏阔视野研究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是当代书法研究、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是目前我国招收书法方向博士生、硕士生人数最多的学科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博士、硕士、本专科完整的高层次书法学历教育体系。此外,还面向社会开设了书法高研班、弘文书苑班、同等学力班、专业进修生等多种培养方式。本学科点坚持开放的原则办学,邀请了众多书法及传统文化理论名家来所讲学,同时注重中外交流,培养了多位外籍研究生。在学术活动上,主办了“艺术与科学高层论坛”、“书法文化国际论坛”及“全国书法专业研究生书学学术周”等活动。

    该学科点拥有精炼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全院以中国书法文化研究为中心构建教学科研体系,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截止到2018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多项,编写教材40余种,出版著述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该学科点部分教授及其科研成果曾经获得了中国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获得惟一的“教育特别贡献奖”、“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北京市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众多奖励,得到业界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