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开学毕业

中国书协分党组原书记陈洪武出席书法文化研究院开学典礼

920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校本部举行。书法院杰出校友、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原书记陈洪武,学校纪委书记李丽辉,博士生导师甘中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书协主席叶培贵教授,书法院党总支书记白向宁,副院长孙学峰、王亚辉,专兼职导师、青年教师,以及20226名博士研究生、66名硕士研究生出席典礼。典礼由王亚辉主持。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学典礼拉开帷幕。

李丽辉书记在讲话中首先对洪武书记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对书法院2022级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她谈到,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由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亲手创办,在学界享有盛誉,拥有很多值得大家骄傲和自豪的“第一”。近四十年来,书法院秉承欧阳先生的书教理念,培养书法硕、博士及各类书法高等人才一千余人,在书法文化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秉承欧阳中石先生和各位先辈们的治学精神和书学理念,胸怀天下、潜心科研、勤于书写、勇攀高峰,努力成为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立志为书法学科的繁荣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希望书法院的师生抓住历史机遇,弘扬攀登精神,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高等书法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问题,努力在当代书法教育事业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最后,她感谢历届校友对书法院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校友们继续为书法院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陈洪武书记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在母校的学习时光,重温了欧阳中石先生的教诲。陈书记表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是当代书坛学术和教育的双雄重镇,有德艺双馨的老一辈书法教育家和中青年优秀学者,为当代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谈到,在自己履职中国书协期间,老师们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于这份情谊,将终身难忘。陈书记回忆起欧阳中石先生的哲学之问——“你能在大海里远航吗?”他借用“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及“浮云自来去,怀抱融古今”勉励同学们抱虚守节,参天贰地,肯下苦功,坚实根基;同时“将头伸向天空”,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对未来做一些追问和思考。他强调书法是传统文化深处的一部分,书法是一门寂寞的学问,用“与古人争一头地”的林散之先生的轶事激励同学们,还引用了石涛的“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强调人格修养和学识学养对于个人艺术发展高度的决定作用。洪武书记深刻真挚的话语间,流露着对母校和同学们的深厚情感。

导师代表马龙老师在发言中希望同学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书法研究生,要掌握该领域最丰富、最前沿的知识,要注意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习惯,训练书法研究的理性思维和书法实践的感性思维,保持独立学术品格,遵守学术规范,努力创作出时代需要的书法作品。

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梓真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要珍惜时光,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严谨的学术作风勇敢地迎三年的学习生活。新生代表2022级博士研究生周政在发言中表示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努力拓宽研究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遵守学术规范,提高研究能力,同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实现个人进步的同时,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为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持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书写能力,开学典礼上启动了“拾级沙龙”。陈洪武书记宣布沙龙成立,并与李丽辉书记共同为沙龙揭牌,同时向学生授牌。欧阳启名教授为沙龙牌匾集字。“拾级沙龙”打破博硕界限、年级界限,通过讲座、研讨、笔会、展览、点评等形式,落实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和书写任务,分享各导师组及社会各学术组织和艺术流派的有益经验,平等交流,互相砥砺,携手共进。

最后,孙学峰副院长致辞。他对洪武书记、丽辉书记在百忙之中出席新生开学典礼表示感谢,并向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我校书法学科在发展中建立起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中国书法高等教育体系,明确提出了“书法文化”概念,形成了“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采,切时如需”的教学理念。前辈们的辉煌成就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动力,开启了路径,指明了目标。他希望新同学勤奋学习,将自身努力融入到文化传统的洪流之中,为弘扬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学会为人,将品行的提高融入到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去;要学会帮助,体味友爱,锻炼相处,认识共生,为进入社会、报效社会做好坚实的准备;要开拓认识,将人生的目标融入到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中去,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

此次典礼通过企业微信面向全院师生网上直播,师生们在线上线下共同见证了2022级新同学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愿我们以梦为马,砥砺向前!